現在電子科技的進步,使之以前大規模使用的插件晶振,都被小型,輕薄的貼片晶振所取代。以前大家所熟知的插件晶振,普遍為2腳的,但是貼片晶振就不同。我們理清一下貼片晶振的規格。 1,2腳的貼片晶振一定是無源晶振。 2,4腳的貼片晶振可能是無源晶振,也有可能是有源晶振。3,四腳以上的貼片晶振一定是有源晶振 4,有源晶振本身印字有左下腳有個點 5,常見的貼片晶振規格有2.5*2.0mm,3.2*2.5mm,5.0*3.2mm,6.0*3.5mm,5.0*7.0mm 2腳無源貼片晶振通常要數陶瓷面的較為常見,當然金屬面的也有,但普遍來講,金屬面的多以四腳無源貼片晶振為主。 當我們使用貼片晶振的時候通常會遇到如下情況,四腳貼片晶振不知道如何區分腳位。無源晶振在四腳的情況下,只有兩個腳是功能腳,另外兩腳是懸空的,無需接入。我們稱之為1腳,2腳,3腳,4腳。常規情況下如何區分誰是1腳誰是2腳了。這里就告訴大家一個訣竅。